庐山陶渊明的故事
来源: | 作者:吴从兵 | 发布时间: 2021-10-22 | 86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义熙元年(公元405年)辞去彭泽令之后,就回到了故乡九江,从此再也没有出去做官。从辞官回乡直到去世,他在庐山脚下度过了二十多年时光。二十多年中,人世间的事情如同庐山上的云雾,不断变化着,让人难以捉摸。东晋末年,刘裕在东征西讨中建立了功业,开始独揽大权,继而诛杀异己,最终于公元420年窃取了东晋政权,建立了南朝的第一个朝代——宋朝。在改朝换代之际,与陶渊明一起号称“寻阳三隐”的刘遗民去世了,使诗人失去了一个挚友;东林寺的高僧慧远去世了,使庐山下的隐士文人失去了一个主心骨;而“寻阳三隐”中的另外一位周续之,则一反常态,改换门庭,出山去做了刘裕的官,这种背叛也使诗人感到极大地痛苦。但陶渊明依然固守在田园中,冷眼看着身边发生的一切。因为天灾人祸,他的家境变得越来越穷,以前还能经常喝酒,到了义熙十四年(公元418年),就变成经常没酒喝了。 就在这个时候,寻阳城里新来了一位江州刺史王弘。

  王弘字休元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市)人,是东晋著名丞相王导的曾孙,为人博学多才,仁慈宽厚。东晋末年,王弘一直跟随着刘裕,历任刘裕的镇军谘议参军、太尉左长史,又随同刘裕~起北伐。根据学者考证,王弘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(公元418年)就任江州刺史一职,直到宋文帝元嘉三年(426)才离任,在江州呆了八年。

    当时的江州州治在寻阳城(寻阳城故址在今天九江市的八里湖边上)。按照现在的行政级别,江州刺史属于省部级官员,但王弘根本没有摆出高官的架

 子,而是特别乐意和庐山脚下的隐士文人交往,其中给后世留下佳话的是与陶渊明的交往。

  王弘上任之后,就想去拜访他一直倾慕的高人隐士陶渊明。当时陶渊明就住在南村,各种线索表明其位置大致在今天沙河街与七里湖之间的蛟滩畈,离寻阳城不过七八里路。王弘亲自登门拜访,但陶渊明却推托有病,不愿出来见王弘。王弘只好怏怏地走了。朋友们问陶渊明:“你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陶渊明说:  “我本来就不适合在官场中混,不适合跟官府中人交往,也不愿跟他们交往;现在因为老病而居住家中,既不想求他们做什么,又不想借助他们而提高自己的名声,就更没有必要跟王公大人周旋了。何况我的小毛病很多,又不拘礼节,轻易接触官员,反而会得罪他们,何必呢!”实际上,陶渊明对刘裕窃据东晋政权相当不满,认为刘裕跟桓玄、卢循这一类热衷争权夺利、不顾民生的人没有区别,因而对紧跟刘裕的王弘,也就不会有什么好感。 但是宅心仁厚的王弘并没有在意陶渊明的态度,反而更加尊敬诗人了。王弘下了决心,一定要跟陶渊明交朋友,为此花了不少心思。他采取了外围包抄的办法,首先结识了陶渊明的一班朋友如庞通之等人,让庞通之等人对自己有较多了解之后,又专门派人去打听陶渊明的一举一动。

     有一次,负责打探消息的手下人回来报告,说陶渊明要去庐山会友。王弘听了大喜,马上叫庞通之等人带上酒菜,等候在陶渊明去庐山的必经之路上,而他自己则换上平民的服装,偷偷地躲在一旁。没过多久.陶渊明果然出现了。因为腿脚不方便,所以诗人叫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抬着竹轿——他是坐着竹轿子来的。说是轿子,其实非常简陋,就是在两根竹杠上绑着一把竹椅子,当时叫“篮舆”。庞通之看见陶渊明,故意装着偶然相遇、喜出望外的样子,连忙叫陶渊明停下来一起喝酒。看见老朋友,陶渊明也就欣然下轿,坐在路边的亭子里喝起来。大家边喝边谈,不知不觉兴致已高,陶渊明就把去庐山的事给忘了。躲在一旁树林里的王弘见状,觉得时机已到,就走了出来,庞通之也就招呼王弘一起来喝酒。陶渊明并不认识王弘,以为只是个普通朋友,也就随意与他交谈、共饮。喝了一通,诗人已经有些晕乎乎了,这时候庞通之才对陶渊明说: “这位先生您不认识吧?他就是屡次想见您的江州刺史王弘。”正在兴头上的陶渊明也没有计较,说:“啊,那好啊,那就继续一起喝吧!”王弘看见陶渊明光着脚丫子,觉得他实在太穷了,于是吩咐跟随的手下人给陶渊明做…双鞋子。手下人问鞋子尺码大小,陶渊明就随意地把脚伸出来让他们自己量。日暮之际,王弘邀请陶渊明回江州治所寻阳城,陶渊明也爽快地答应了。王弘问他乘坐什么交通工具?陶渊明说:“刚才我是坐竹轿子来的,感觉挺好,就坐它吧。”于是诗人的门生和儿子抬着竹轿,把陶渊明送到了寻阳城王弘的官衙。。官衙里自然是堂皇富丽,十分气派,正式f内洒宴也显得特别奢华,但光着脚、衣衫褴褛的陶渊明,对这一切如同没看见,继续与王弘谈笑自如。不过王弘也知道陶渊明不喜欢进官衙,后来每次与诗人饮宴,都在山野间进行。自己没时问,电会经常派人给陶渊明送米、送酒。

      转眼就到了重阳节,这是个登高饮菊花酒的日子。然而这一天陶渊明又没酒喝了,于是他坐在东篱下金灿灿的菊花丛里,一边吃着菊花,一边满怀惆怅地吟咏了一首诗,即《九日闲居》: 会闲居,爰重九之名秋菊盈固,而持醪靡由,宝服九华,寄怀子言。世短意恒多,新人乐久生。日月依辰 至,举俗爱真名。露凄暄风息,气微天象明。往燕无遗影,来雁有余声。酒能袪石虐,菊为利颓龄。知何篷庐 ,空视。时运倾。尘爵耻虚,寒华徒自。敛襟独闲徭,缅焉起深倩。栖回多锯,淹留毫无威。诗歌中包含了对人世的深深感,表明了诗人想在醉酒中淡忘一切念头。正当陶渊明为重阳无酒而叹息时,处却来了一个身穿白衣、风度翩翩人。据南朝宋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记:“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,宅边菊丛,摘菊盈把,坐其侧久,望见白衣,乃王弘送酒也,即便就酌,醉而后。”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指江州刺史王穿着白衣(平民的服装)送酒来,这王弘真是善解人意啊!酒和朋友一起了,于是两人席地而饮,一醉方休,后还是别人把陶渊明扶进了家中。

     有认为,这个送酒的不是王弘,而是王派来的差役,这是不对的。因为白衣表平民服装,如果只是一般的差役,本就没有官服可穿,何必特意说他白衣送酒”呢!而且派人送酒,这也不上是什么佳话,正因为王弘脱下官,穿着平民的服装亲自送酒来,与陶明一起共饮,度过这美好的重阳节,使这件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典故,人通常用“白衣送酒”来表示富贵中人中送炭、让穷朋友心想事成的意思。王弘到任的第三年,也即永初元年 420),东晋灭亡了,刘裕建立了南朝宋朝。这年秋天,王弘在寻阳的湓口两位客人送行,当时陶渊明也在座平还写了一首诗,就是《于王抚军座送》。易代之际,陶渊明对刘裕篡夺政并杀害晋恭帝的、行为深表愤慨,作述酒》诗以抒发自己的怀抱;但他此跟王弘的关系却相当融洽了。从开始愿见王弘,到非常乐意与王弘交往,前后的态度变化很大。日本学者冈村繁认为这是陶渊明依赖权势者的表现,因为诗人这时非常贫困,依靠王弘,可以得到一些生活来源。这其实是一种误解。陶渊明对王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,是因为他开始并不认识王弘,认为王弘只是刘裕的忠实追随者,热衷于争权夺利之事。

      但自从认识王弘之后,王弘的 …系列优点便展现出来。史书记载王弘为人仁厚,他的父亲王殉喜欢敛财,喜欢放贷,别人欠他一大堆钱,死后便留下一大堆债券。但王弘却把这些债券全烧了,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。东晋末年,官场上贪婪腐败成风,王弘却不营财利,史书称他在江州刺史任上,对待百姓宽厚,减省徭役,深得百姓欢迎,而且历任方面大员,去世之后居然是 “家无余业”,没有留下一点财产。史书又称他“轻率少威仪”,实际上是不摆官架子,不以威仪自居,跟普通人交往得很好。这些都非常合乎陶渊明的脾胃。陶渊明说: “形骸久已化,心在复何言。”他跟王弘的交往,其实完全是交心,与现实利益没有一点关系。 陶渊明与王弘交往,也为九江留下了古迹,只是年代久远,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。事实上,在《德化县志)、《九江府志》、 《江西通志》等地方志中,都记载了一个叫“王弘冈”的地方。如《嘉靖九江府志》记载: 王弘冈,在府城西南九十里,晋王弘遣白衣人送陶潜酒处。 上述地方志中,还有一种说法是 “王弘冈在德化县南二十里”,即在现在的莲花洞附近。这一带有蛇头岭,山坡很长,是从九江县到莲花洞的必经之路,王弘冈大概就在蛇头岭上。两种说法,哪种比较接近事实呢?我认为 “二十里”的说法比较准确。  从明朝李梦阳开始,人们都认为陶渊明家住柴桑山下,柴桑山在府城西南九十里,实际上就是现在九江县马回岭的面阳山等几座山峰,明代建造的陶渊明墓就在面阳山。大概明清时人认为,既然陶渊明家住柴桑山下,那么“白衣送酒”就自然发生在陶渊明家的附近,而历代相传的“王弘冈”也就离面阳山很近。然而许多学者已经明确指出,陶

 渊明晚年住在南村,这里离寻阳城、东林寺都不远,所以他能够经常与一班文人隐士往来。如果住在面阳山附近,离东林寺有五六十里路,来去就很不方便了,更何况陶渊明晚年有严重的腿脚毛病,出门要坐竹轿子,靠门生和儿子抬着,如果住在面阳山附近,清早出发,傍晚才能勉强到达东林寺,而与寻阳城的王弘交往就更不方便了。

  ‘依据情理推测,陶渊明晚年住在村(大致在今沙河街旁边的蛟滩畈),离寻阳城只有六七里路。王弘担任江州刺史之后,就近来到南村,想见陶渊明,却被辞绝了。于是王弘派人到陶渊明的村庄里打听他的起居消息。有一天,负责打听的人知道陶渊明要出门,想去莲花洞一带跟朋友相会,便马上回去,跑上六七里路,到寻阳城跟王弘汇报。王弘随即出门,与陶渊明的好朋友庞通之等人带着酒食,走上不到十里路,就在半路上(大概在蛇头岭一带)等候。等到陶渊明坐着竹轿子慢悠悠地来了,两人便一起喝酒,喝了大半天,门生和儿子又抬着陶渊明去寻阳城。因为隔得近,所以从手下人打听到消息、王弘得到汇报并赶到半路上、陶渊明去寻阳城,都花不了多少时间。如果陶渊明远在面阳山附近,这些事情是不大可能在一天之内发生的,他光是赶路就要一个白天,几乎没有时间喝酒。又因为隔得近,所以王弘能经常派人给陶渊明送酒、送米,又经常邀请陶渊明去寻阳城做客。如果陶渊明住在面阳山附近,王弘想做这一切事情可就难多了。